导师作者:温金海主席
#中国经典文化 #孔子 #论语 #孔子与论语
传统西方文化中,最重要的书,首推《圣经》;因为它充满智慧,而被奉为圭臬。类此,《论语》可称为中国人的「圣经」;而其珍贵性,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众所周知,自汉武帝从董仲舒之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便一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深入民心。肇始东汉,迄自宋明以降,千余年间,儒、道、释三家源流,相互影响,渐趋融会,构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更传播到日、韩等亚洲等国,影响深远。
近代儒家以《四书》为本,而《论语》为《四书》之首,自古以来,备受推崇。它被指「可经纶世务」(郑玄语)、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赵岐语);于元、明、清七百年间,为科举指定题材,是读书人必读的书。
《论语》不过一万二千多字,近五百句子,却似是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其中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欲速则不达」、「听其言而观其行」、「既往不咎」、「学而优则仕」等,均脍炙人口、言简意赅、充满智慧;人若有所感,任取一、二句而笃行之,可借而安身立命,受用无穷。
乍看之下,《论语》是一本是琳琅满目,各自精彩的「金句」集。但仔细味之,它实在是一篇以语录为体,经过深思编纂,纹理可寻、前后呼应的大文章;以教化为宗旨,以内圣外王为纲领,以成君子、贤、圣为目的的「修行手册」。日本学者推崇备至,称之为「圆珠经」(安冈正笃语);因觉其他学说,如明镜光耀,但只照一面,而《论语》的道理,玲珑有致,似一颗圆明宝珠,照耀十方,圆融无碍。
中华文化是一株生长数千年的参天大树。约百年前,被西方的一股罡风暴雨,吹得万窍怒呺,支离破碎。 1974年,唐君毅老师旅港,有感而深情地而写出《说中华民族的花果飘零》。四十年过去,这状况似乎每下愈况。在香港,教育单位自我摒弃传统经典乃至历史,使年青一代,对四端、五常、六艺、八德等道德伦常、及民族历史使命,瞠乎异物。近年社会争拗不断,民意撕裂;若干学子,态度偏激、傲慢而令人侧目。凡此种种,不免令人慨叹:和谐社会,大同世界,从何说起?
所幸中华大树,虽被摧残,却根深干茁,伤而不亡。于国内,约二十年前,诵读经典、复苏文化之声,初由民间自发;逐渐酝酿,近数年间,国家领导人,似循「先富后教」的途径,率领当局,明确而大力地倡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重建民族之魂。虽然,现只在萌芽阶段,但极令人鼓舞!想以两、三代人的努力,先如君毅老师所望,灵根自植,固本培元,再融汇西方文化,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复兴中,再放异彩,可企待焉!
在这文化复兴大业中,文化瑰宝《论语》的学习,自当是重中之重。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主任施仲谋教授(前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除主持本部教学工作外,更以全民文化传承为己任,十多年来,主动筹募资源,编纂各式教材,以供本港中小学的语文、文化学习所需,积极关注,硕果甚丰,遐迩景仰。本人及协会,多年来叨附骥尾,尽力配合,甚感欣幸。
去年,施教授又应当今时机,倡导「《论语》与现代社会」实验学习计划,以本港初中学生为启始试点。因知本会十多年来为文化传承努力,本人五、六年来,每周日于本会滥竽充数,主持《论语》诵读、学习班次;承蒙不弃,乃嘱咐协办计划,全程参与;先建构大纲,再编写教案,辅以各式活动,继而结集成书。为适应本港学子文化水平,乃致力深入浅出;以故事引导,务求活泼生动、每节带出《论语》若干句,逐步点出当中意义,及相互关连之处、再引发思考,及于生活落实而行之旨。唯任重力微,更俗务羁纒,自知未臻善美,尽心而已,恒感惭愧!期望各方大德,有以教之。
愿随仲谋教授功德,为「灵根自植,再耀圆珠」大业,献譬如平地,初覆一篑之力,是所祷焉。谨草以为序。
国际经典文化协会主席
温金海敬识
二零一七年三月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