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中国服饰】百年历史中山装,背后大有文章!

导师作者:蓝婷.活得精彩创办人.国际认证专业形象顾问(AICI CIP) 资历超过十年资深专业导师.国际形象专业执行高级教练.企业培训导师.跨媒体导师及写作人|擅长助你快速提升视觉优势、社交礼素、说话能量、表达力量

提到中国服饰就会想到女装,特别是汉服,或旗袍或长衫。

那么男士呢?大多数的日常,男士仍是穿西装。西装独领风骚大半个世纪了,毕竟不是我国代表。有热切者表示:“西服‘一枝独秀’、‘独步天下’的局面,并不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

服饰是一个国家、民族礼仪文化的载体;按照国际习惯,民族服装具有礼仪功能,当亚、非和阿拉伯世界很多国家代表都穿上他们的民族服装,出现在国际礼仪活动场合;那么中国,就以中山装、旗袍等算是近代代表了(虽然仍有认为旗袍不应算在内,只是约定俗成,又未真正可以有定案才暂时不去“拨乱反正”)。

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明确规定礼服样式,领导人就以中山装为礼服,不穿西式礼服;外交官在遇到需要穿西式礼服的场合,也多以中山装来付会。

提到中山装,不能不说他的由来。满清以后,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中山装,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山装,出现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许多重大时刻:1949年,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身着的是中山装;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与卡特总统会面,穿的也是中山装。1960和1970年代,亿万中国成年男性大多穿着中山装。在外国人眼里,中山装就是中国的国服。

中山装背后大有故事文章,也就是说当时的衣装文化意涵。先从解构再解释:

•  前幅四个袋:四维之意:礼.义.廉.耻

•  右袖三粒钮: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  左袖三粒钮:自由(人权)平等 博爱 (属西方思想)

•  前幅五钮:五权宪法(西方思想)|仁.义.礼.智.信(中国思维)

•  襟袋笔口:尊重知识(以文胜武)以文治国

•  后幅:完全没有接缚位,意喻国家完整|国家统一

百年中山装,历经风雨,曾经,中山装成了唯一的“正统”服装。随着“文革”结束,中山装逐渐被冷落、式微。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着装审美已经走向西方欧美化,西服品牌也在国际走红;那时就是说“男士除穿中山装外,也可着西服或民族服装”;在国外“如东道国规定着礼服或民族服装,中方男士可穿中山装,女士最好穿旗袍或长裙”。可以说,那时中山装被赋予“代礼服”的地位。

近年见到的男士官员之礼服形似中山装,却不是传统中山装,就是保留中山装传统加以修改,混纳了西装元素;最明显是放弃了中山装的翻领,改为立领。

中山装、西服已经随着年代在变易;新开创的“中式礼服”,已经成为中国官员在国际重大正式场合的着装样板。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的马保奉有以下的提议:“应抓紧对中山装的改良,设计出规范的中式礼服并正式命名。如在接受外国大使国书、参加传统节庆活动、祭奠先人等官方举办的国事活动中,从领导人到各级官员,应以穿中式礼服为正式。领导人出国访问,在西方人士身着大礼服场合,也应展示富于中国礼仪文化的礼服。我国驻外使节举行国庆节、建军节、春节招待会,向驻在国元首递交国书、参加驻在国隆重典礼仪式等,应一律穿中式礼服。公务场合、对外交往活动时穿西服。其次,作为衣冠大国,我们应该有自己礼服的品牌。我们可否参考西式大礼服、晨礼服、小礼服等,设计出符合中华礼仪文化的各式礼服。”

相信中国服饰的中山装、中式时尚或中式礼服,总可以构想出不同衣着场合的分类的需要;估计新时代的中国服装也有中西合璧、与时俱进、创新视野、科技物料、世界大同体的趋向。只是,这个也需要人才、资源、经验、开拓;有理由相信,这一天不会远!

现在网上搜索了一些演艺人穿中山装或长衫的图片,相信大家也可以以此为参考、思考之源;这,也是一个过程。

中山装可以传统,可以时尚,可以中西浑搭;也可以在典礼或公众场合成为个人着装风格。

   

 

长衫传统款式,可以出席晚会隆重场合。

长衫花巧变奏款式,可以是舞台的表演选择。

汉服灵感变奏中式风格服看似汉服又不完全是汉服。

 

中式便服

全部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多谢阅读!欢迎继续浏览,留言分享。感谢你!!!

 

【中国服饰在崛起】从旗袍演变,看东西方文化博弈过程!

导师作者:蓝婷.活得精彩创办人.国际认证专业形象顾问(AICI CIP) 资历超过十年资深专业导师.国际形象专业执行高级教练.企业培训导师.跨媒体导师及写作人|擅长助你快速提升视觉优势、社交礼素、说话能量、表达力量

上期提到“中国服饰之美”的时装秀,因为夹杂太多西方文化及设计,引起争议。

那到底什么样的衣服,才是代表中国服饰?相信很多人会想到汉服。汉服经历了四千多年演变,以平裁(平面裁剪)为重点,以T形平面结构为汉服的根本;上衣下裳是汉服特点,以右衽为正宗,左衽为蛮夷之服。论语有这一句: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简意是指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衣襟向左开,沦为夷狄臣民了。)

《小道可观》刘育红:“汉字的‘衣’字属象形文字,上面的一点表示人的头颅,点下的一横便是平展的肩袖。无论历代服装的领襟款式与装饰风格如何变化无常,‘T’字形的连肩平袖结构贯穿了五千年的中国服装史,并辐射整个东亚文化圈,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与统一性,以标志性的大气端庄,成为中国传统服装最基础的结构特征。”

(图片由作者提供)

或许有人提到中国服饰就会想到女士的旗袍,或长衫。长衫、旗袍的初期裁剪,也是“T”字形的连肩平袖结构。当时男士穿的长衫最明显看到“T”字形剪裁;女士为了要保家卫国也与男性看齐,当时的五四运动,就见不少女性走上街的时候,都是穿上与男性无异的长衫。

(以上图片由作者提供)

长衫、旗袍为什么后来变成剪裁修身紧窄,尽现女性婀娜多姿体态的服饰?本来传统旗袍裁剪技术的核心所在,是体现了中国工匠的智巧;但是,传统旗袍工艺是否被淡化?被取替?有分析说这原来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博弈过程!

(图片由作者提供)

根据《小道可观—民国旗袍裁剪法研究》(刘育红)中提到“旗袍是上个世纪最令人瞩目的代表性中国女装,既保持了民族性,又符合时代要求,是基于传统的创新经典。民国时期的旗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其服装结构由中国传统的平面结构逐步演变成为西式立体结构。本文从裁剪法的角度对这个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梳理,阐明这并非是一种技术的进步,而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博弈过程,其中的利弊得失在今天值得我们重新反思。清末的满汉女装互相融合,取长补短,产生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旗袍,它是民国女性自主的选择。旗袍在初期延续了传统的“T”字形平面结构,衣身正中有中缝。民国中期的改良旗袍是旗袍发展的高峰,无论是款式、材质、工艺,还是普及程度、国际影响至今都无法超越。它在保持平面结构的基础上取消了大身的中缝,这一关键性的改良是这一时期旗袍裁剪技术的核心所在,体现了中国工匠的智巧,是今天的制衣技术无法达到的。后期的旗袍已经脱离了传统,变成了一件保留有部分中式符号的现代服装。”

(以上图片由作者提供)

旗袍本来是清朝满州旗女袍服,所以严格来说,旗袍不代表华夏民族的服装;只因近百年来,特别是大量电影反映了二三十年代、法租界的上海,当时旗袍都把平裁掉弃,取而代之的是修身紧窄、尽现女性婀娜多姿的体态的剪裁;那时又是灯红酒绿烟花地交际花最爱的着装,令到一些名媛淑女也不甘示弱,大家闺秀一样穿上修身旗袍,也来媚态一番。旗袍的媚态魅力成为社会交际场合的身份服饰,曾经一度也是当年时尚女性上班服之选,又有香港的选美活动指定为必穿的服装,还有食肆将之变成制服来吸引食客等等都将旗袍推波助澜;后现代也没有执念于传统文化;仿佛约定俗成,所以旗袍才会被民间联想为代表。

 (以上图片由作者提供)

有坚执文化传承者,从来不承认旗袍纳为中国华夏文化服饰的代表。认为旗袍只能说成是近代历史出现过的衣服名目之一种类,不能名正言顺代表中国服饰。传统汉服文化意涵更博大精深,只是款式及功能毕竟与现代生活,特别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确有违和感;要将汉服普及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甚至国际舞台的选择,可能需要现代工匠的变奏,还可能需要漫长的道路。

(以上图片由作者提供)

新一代的中国设计师在近十年已陆续在国际时装展上占有席位,他们如何把中国服饰展现于国际舞台上?当中又有没有可以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理念、学问精萃?暂时难以定论,不过,相信至少有一种近代服饰的意涵是丰富又别有意思的,下期再跟大家分享。现在搜集了一些中国新一代设计师作品图片,看看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的中国服饰的意念。相信新时代中国服饰还是在演化过程,大家可以静候有心有文化意念作品的百鸟争鸣的兴盛!

 (以上图片由作者提供)

多谢阅读!欢迎继续浏览,留言分享。感谢你!!!

 

 

【中国服饰】看春晚后感:中国服何时可领风骚?

导师作者:蓝婷.活得精彩创办人.国际认证专业形象顾问(AICI CIP) 资历超过十年资深专业导师.国际形象专业执行高级教练.企业培训导师.跨媒体导师及写作人|擅长助你快速提升视觉优势、社交礼素、说话能量、表达力量

每年的央视春晚,都是万众期待的晚会节目。除了因为是过年节目凑凑热闹看看表演之外,当中也显示或透露点讯息的。据说2021央视春晚是十年来第一次在舞台上呈现时装秀,题目是「中国服饰之美」。时装秀能上升到央视大平台,单是这点,已捉紧了我的好奇心及期待感。

  (图片由作者提供)

打正旗号说是「中国服饰之美」,相信一般观众很自然会对号入座,等着看到的是怎么样的中国服饰。 「中国服饰」这个名堂是关键所在。因为大众对中国服饰可能都会想到汉服,或者不同朝代的服装,或民族服的特色;中国服饰就是让人想到有中国传统文化意涵背景做基础的服装。细看这时装秀,服装华丽确是吸睛,中国元素如祥云和刺绣是有的,但却混进了西方设计师的过去式作品,整体格局上难以说得上是中国服饰!如果纯粹只是一场极尽视觉艺术美感娱乐的舞台服饰表演,那说得上是成功的!过眼云烟式视觉表演是没必要讨论的;但冠了「中国服饰」之名,那就不是「开玩笑」或纯是「看表演」那种看法。这场秀,难免刺激了希望看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配新中国时代设计元素的企盼者的神经。
看过「中国服饰之美」之后,心中就是有话说;不出意料,引来不少争议话题,至少两大反差极端的反应。有一端网民惊叹这个秀包括服饰、舞台制作,形容为一场华丽衣饰、美得极致的视觉盛宴。有人看衣服或时装秀,只看美或不美,未必理解或不理会当中有什么文化底蕴。单是观众身份看而有这反应评价是正常自然的,因为普通观众对中国服饰的文化、行业、背景、定位未必在意,​​更不用有责任,也没需要有使命感,可以是纯茶余饭后观感话题;另一端网民反应尽是劣评,如「根本称不上中国服、失望、无言、怀疑审美眼光」等;不少期待看到具备中国传统服饰的美与文化并存,或者不一定百分百传统,但是至少不被混淆,或应正视听,或有新时代发展的中国服饰文化;这一端可能是支持中国文化服装业界,或学者,或喜欢真正中国服饰,或其他人士;当中,或会带有传承使命感责任感「以正视听」,或认为做应该做的事。

              (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以形象业界看这个时装秀环节的服饰,的确觉得混淆,就是觉得极其量有微量中国元素,但西式服装剪裁及设计感完全盖了中国服饰的文化及观感!说是中国服饰,真的觉得会被弄糊涂,也可能影响对中国服不怎么认识的观众产出错解形象!可能因此而错解中国服饰文化。如果不正视听,恐防有人继续把事情(是错的事情)做对;即是错下去。

日前看到对网上「王炸炸要炸了」就这时装秀发文分享观后感!点评详尽又实在太精准了!可以看到作者对中西方时尚、服饰、文化都有见地!形容这场中国服饰时装秀为「西方神学在东方」!一方面指出时装秀的服饰,由文化、风格到剪裁,与哪些西方品牌有疑似雷同的对比;就春晚部分,借引观点如下:
• 「春晚节目上的李宇春和模特们大都戴上了华丽丽的头饰。中国哪个朝代哪个民族的头饰是这样的?」

• 「这些头饰很明显是西方宗教的元素。《圣经》中就有这样的形容:天上现出大异象来。有一个妇人,身披日头,脚踏月亮,头戴十二星的冠冕。因为星冠和光环都是非常经典的西方宗教元素。」

• 「张梓琳的造型,能看到1941年的老电影《齐格菲女郎》中海蒂·拉玛造型的影子。」

• 「这身高耸的衣领,一眼就能看出不是「国产」。这是西方的拉夫领,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贵族男女衣服的特征,在脖子处的束缚可以营造出禁欲感,显得端庄、古典。 」
  

图片由作者提供)

还有更多,大家有兴趣可以点入细看分析。 (资料来源:網易新聞
我早就有个县念,西服称霸全球半个世纪;什么时候可以平衡一下,中国服都可以带领风骚?我不是对西式服装有偏见,只是觉得两者风格各有千秋,西服当然有它的魅力影响力,中国服也极有视觉魅力与文化底蕴,总不应一面倒以西式服装为主流就是「理所当然」。中国服饰不是只在历史,只在谈论,或只在博物馆展览欣赏,或只在舞台或婚嫁盛会等隆重场合活跃;中国服饰也可以穿上班,中国服饰也可以发展发挥为不同场合着装,也可以有能力轮流共享国际服饰领域的翘楚,领军为主流。
相信中国服饰要崛起称霸于国际市场甚至引领为主流之一,是要过程。需要多长的年月才会加入为全球主导之一?不知道,但是,春晚节目是全球都盯着的,出现时装秀这举动,相信未来下一步要提升中国服饰的定位、发展及地位也不会远。中国人民渐渐富起来,科技也站在高地了,接下来教育及文化要对等提高提升发展。衣冠文物正是反映文化的生活载体呈现,所以,有理由相信中国服饰文化在未来将是另一强势产业。
正正因为春晚是全球眼睛都看到的节目,对展示中国服饰这名堂,难免期待高度正规。如果要让中国服饰占取地位及形象鲜明,第一步要以最纯正的传统服饰来传递老祖宗几千年的文明,一来是致敬之举,二来是文化认知的再加强;后展现真正以传承文化的理念、融入新时代科技,或新发展物料;将文化、时尚、科技融汇,具有说得出的文化背景理念,更会令人心悦诚服。将来的后续就要具体平常化实行,设计上不单只呈现舞台或演艺人才可以穿的「大龙凤」,而是可以在日常生活因应场合而配对穿着的中国服饰,相信这会真正建立中国服饰全面体系,让中国服饰形象彻底走入寻常百姓家,走在国际时装主流领域指日可待!
多谢阅读!欢迎继续浏览,留言分享。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