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服当时兴!古雅衣着配合优雅举止,从眼神到举手投足,5个练习气质大提升!

导师作者:蓝婷.活得精彩创办人.国际认证专业形象顾问(AICI CIP) 资历超过十年资深专业导师.国际形象专业执行高级教练.企业培训导师.跨媒体导师及写作人|擅长助你快速提升视觉优势、社交礼素、说话能量、表达力量

最近看到一段短视频,数十位年青男女穿上汉服,在深圳人来人的热闹商场,以高姿态作出“汉服巡礼”,惹人注目,大大提高了路人对汉服的注意!(参考视频

尽管一方面有人大力提倡旗袍为中国女性服饰的代表,但是,另一边却有不少人在大力推动汉服,近年在不少地区都有汉服巡礼,能惹起关注,相信是第一步吧。有人坚持汉服才是中原华夏的服饰,汉服的设计理念大有传统文化及历史的内涵,要传承,得要抓正统的传承下去。

记得以前往中国旅游,景点中有些小摊档,让你穿上古代的服装,可能是蒙古服,或云南的小数民族服,也有皇帝皇后服,让旅客在旅游期间穿上过过瘾。不过这些玩意,在当时的环境,纯粹是生意一桩,也没什么文化理解可言;当然也没法提供发型、化妆及饰品的配合;举止仪态,更加未必掌握到位。对认真的朋友来说,总觉得那些效果不伦不类而不参与,真是玩也玩得有态度:要是不穿,要穿就要全套配合。

             

最近有些朋友也有兴趣穿上古服,感受一下往昔古人的生活感、美态感、仪式感。当中考究的是身上所穿的古代服饰是属于哪个朝代哪家哪派。中国传统服饰当中,以汉服为代表,其次是少数民族服装,当然少不了最近代的海派旗袍,或京派旗服;还有一般立领唐装,甚或一些新派设计的汉服、旗袍。朋友为了一尝这个风采效果的心愿,发型化妆及服装得要靠别人,眼神表情、举手投足的配合最需要靠自己!

为了“入型入格”,为了从这个“造型”能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为了与古典服配搭后不会有“违和感”,有朋友特意来补了几堂课。好些朋友平时没有跳舞或不懂摆形体姿态,身体难免会有僵硬的表现。如果想在最短时间内练出柔韧度,与古雅服饰配合的“气质”,有以下的重点,值得有兴趣的朋友练习练习,即使不为拍照,对平日的举止仪态都有气质感的提升!

练习以下动作,要以柔和古雅乐曲配合,随着节奏,借着身体对音乐的自然反应,从而自己对身体发出讯号,这个练习在轻松自娱的状况下做最好,不用担心花式或正确性,重点收益是练习放松及软化动作,启动到身体的调节能量:

眼波流转 :

眼神要柔和中带灵活,练习无论对任何人都微笑说话,不语时以转动眼珠表达;做多了,你会掌握到眼中带丝丝笑意及眼波流转的运用。典雅的服装也比较含蓄美,眼神要懂得微微向下,也是一种谦逊的展现。

柔手动作 :

手掌手指也要运动,中指及拇指贴着,多做提腕、绕转腕等动作;另,手指及手腕以柔软姿态绕360度转;又或以双手手腕合起成莲花状,再以360度转动。这些动作帮助手掌及手指姿态柔软及做出古雅形态。至少拈着茶杯时手势也会显出你的气质。

         

摆动手臂 :

两臂左右平衡摆动,随着带动手掌同时向左摆及向右摆,或以大雁飞的转动;虽然不是跳舞,但舞动扭动都可以令身体变得柔软,减少僵硬形体姿态。因为摄影的时候,你可以多做一些动作,摄影师可以从中捕捉,比刻意“摆”出来会更自然。

         

扭动两腿 :

由腰胯到双腿,都以S形的摆动;练习的时候,可由头、颈、手臂及手腕、到腰腿,转动练习,身体需要讯息指令及适应。

提腿踢脚 :

打开双臂,提腿至腰,脚尖向地;小腿前后踢脚,脚尖向前;这些动作都会增加衣服飘动的美感。如果平时没有练舞习惯,属急就章的话,轻轻提高大腿,脚尖指向地,两手一高一低,两腿一前一后,都较容易避免硬绷,做出美态!

(*** 以上所有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

多谢阅读!欢迎继续浏览,留言分享。感谢你!!!

 

【中国服饰在崛起】从旗袍演变,看东西方文化博弈过程!

导师作者:蓝婷.活得精彩创办人.国际认证专业形象顾问(AICI CIP) 资历超过十年资深专业导师.国际形象专业执行高级教练.企业培训导师.跨媒体导师及写作人|擅长助你快速提升视觉优势、社交礼素、说话能量、表达力量

上期提到“中国服饰之美”的时装秀,因为夹杂太多西方文化及设计,引起争议。

那到底什么样的衣服,才是代表中国服饰?相信很多人会想到汉服。汉服经历了四千多年演变,以平裁(平面裁剪)为重点,以T形平面结构为汉服的根本;上衣下裳是汉服特点,以右衽为正宗,左衽为蛮夷之服。论语有这一句: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简意是指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衣襟向左开,沦为夷狄臣民了。)

《小道可观》刘育红:“汉字的‘衣’字属象形文字,上面的一点表示人的头颅,点下的一横便是平展的肩袖。无论历代服装的领襟款式与装饰风格如何变化无常,‘T’字形的连肩平袖结构贯穿了五千年的中国服装史,并辐射整个东亚文化圈,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与统一性,以标志性的大气端庄,成为中国传统服装最基础的结构特征。”

(图片由作者提供)

或许有人提到中国服饰就会想到女士的旗袍,或长衫。长衫、旗袍的初期裁剪,也是“T”字形的连肩平袖结构。当时男士穿的长衫最明显看到“T”字形剪裁;女士为了要保家卫国也与男性看齐,当时的五四运动,就见不少女性走上街的时候,都是穿上与男性无异的长衫。

(以上图片由作者提供)

长衫、旗袍为什么后来变成剪裁修身紧窄,尽现女性婀娜多姿体态的服饰?本来传统旗袍裁剪技术的核心所在,是体现了中国工匠的智巧;但是,传统旗袍工艺是否被淡化?被取替?有分析说这原来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博弈过程!

(图片由作者提供)

根据《小道可观—民国旗袍裁剪法研究》(刘育红)中提到“旗袍是上个世纪最令人瞩目的代表性中国女装,既保持了民族性,又符合时代要求,是基于传统的创新经典。民国时期的旗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其服装结构由中国传统的平面结构逐步演变成为西式立体结构。本文从裁剪法的角度对这个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梳理,阐明这并非是一种技术的进步,而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博弈过程,其中的利弊得失在今天值得我们重新反思。清末的满汉女装互相融合,取长补短,产生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旗袍,它是民国女性自主的选择。旗袍在初期延续了传统的“T”字形平面结构,衣身正中有中缝。民国中期的改良旗袍是旗袍发展的高峰,无论是款式、材质、工艺,还是普及程度、国际影响至今都无法超越。它在保持平面结构的基础上取消了大身的中缝,这一关键性的改良是这一时期旗袍裁剪技术的核心所在,体现了中国工匠的智巧,是今天的制衣技术无法达到的。后期的旗袍已经脱离了传统,变成了一件保留有部分中式符号的现代服装。”

(以上图片由作者提供)

旗袍本来是清朝满州旗女袍服,所以严格来说,旗袍不代表华夏民族的服装;只因近百年来,特别是大量电影反映了二三十年代、法租界的上海,当时旗袍都把平裁掉弃,取而代之的是修身紧窄、尽现女性婀娜多姿的体态的剪裁;那时又是灯红酒绿烟花地交际花最爱的着装,令到一些名媛淑女也不甘示弱,大家闺秀一样穿上修身旗袍,也来媚态一番。旗袍的媚态魅力成为社会交际场合的身份服饰,曾经一度也是当年时尚女性上班服之选,又有香港的选美活动指定为必穿的服装,还有食肆将之变成制服来吸引食客等等都将旗袍推波助澜;后现代也没有执念于传统文化;仿佛约定俗成,所以旗袍才会被民间联想为代表。

 (以上图片由作者提供)

有坚执文化传承者,从来不承认旗袍纳为中国华夏文化服饰的代表。认为旗袍只能说成是近代历史出现过的衣服名目之一种类,不能名正言顺代表中国服饰。传统汉服文化意涵更博大精深,只是款式及功能毕竟与现代生活,特别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确有违和感;要将汉服普及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甚至国际舞台的选择,可能需要现代工匠的变奏,还可能需要漫长的道路。

(以上图片由作者提供)

新一代的中国设计师在近十年已陆续在国际时装展上占有席位,他们如何把中国服饰展现于国际舞台上?当中又有没有可以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理念、学问精萃?暂时难以定论,不过,相信至少有一种近代服饰的意涵是丰富又别有意思的,下期再跟大家分享。现在搜集了一些中国新一代设计师作品图片,看看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的中国服饰的意念。相信新时代中国服饰还是在演化过程,大家可以静候有心有文化意念作品的百鸟争鸣的兴盛!

 (以上图片由作者提供)

多谢阅读!欢迎继续浏览,留言分享。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