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感恩延續】感恩是口說,報恩是行動!

導師作者:藍婷.活得精彩創辦人.國際認證專業形象顧問(AICI CIP) 資歷超過十年資深專業導師.國際形象專業執行高級教練.企業培訓導師.跨媒體導師及寫作人|擅長助你快速提升視覺優勢、社交禮素、說話能量、表達力量!

有沒有發覺,感恩其實是一個表示,是一個口中發出來的心情或心態,卻不是一個行動,也不是一個行為?之前有人倡議來一個感恩節,我卻認為報恩節來得有力量,有行動,就是有帶動力。

在上一期的文章,我先說讓「感恩心」成為形象力一部分。今期要從「感恩」說到去「報恩」。

有沒有發覺,大部分人都會說要感恩,很少聽到有人說「報恩」?

有沒有發覺,感恩其實是一個表示,是一個口中發出來的心情或心態,卻不是一個行動,也不是一個行為?之前有人倡議來一個感恩節,我卻認為報恩節來得有力量,有行動,就是有帶動力。

感恩是來自西方文化, 1879年加拿大率先制定感恩節的日期,定於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與美國的哥倫布日相同。1941年起,在美國把感恩節定於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並休假一天,本來目的是感謝上帝過去一年的贈與和豐收。這一天卻通常被認為標誌著聖誕採購季節的正式開始。

筆者過去在美國生活時第一個遇上的節日就是感恩節,那時只看到全城雀躍購物,甚至可說是瘋狂,這個節日的動機是甚麼?實際是消費日多過感恩,也不見得有凝聚因感恩而發起的實際回報行動。那時我住在家庭寄宿,當地習俗就是家家戶戶趁感恩節留在家中,烹調很多食物,一整天都在家中吃喝。家人難得聚首一堂享受美食聯歡本來是好的,但當時的我已經覺得不用一整天都是大吃大喝吧?更不明白為何感恩不是要做些甚麼來回饋的嗎?感恩似乎真的只是「感」受,是口講的說話,我以為是實際做些回報別人的恩惠,有行動才是實際表達符合本意的,但在當時,不是這回事。

後來我再回心一想,這個就是中西文化的差異。西方只講感恩,就連西方社交平台FB,在帖子上點選感受圖案中,就只有感恩,想選擇「報恩」嗎?沒有啊!

中國文化是沒有感恩這個詞彙,中國文化強調的是「報恩」。想想老子有一句「以德報怨」的「報」字,孔子有「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都是「報」!佛教在中國發揚光大,也有這句說話:「上報四重恩」,要向四重恩包括佛恩、國土恩、父母恩、眾生因作出報答;中國文化也有一這句:「敂勞未報」,是作為人子女以示對父母辛苦養育照顧之恩未有好好報答……全部都是講「報」,報,是行動式,是回饋式。

從來都很鼓勵有感恩心,但就是覺得感恩是個人的心態而已,接下來有下一步的「報恩」,才是有延續力、帶動力及感染力。感恩之後,做些事回饋,也是合情合理及值得提倡的。所以,社會也有不少不問名不問收獲、低調的默默做「回饋」的工作。如果按算要高調才引起注意,才引起感染力,那麼「報恩」行動也是值得倡議。簡單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做:

1. 報天地恩,愛護地球,節省用水,減少浪費,外出自備三寶:環保飯盒、保暖杯、筷子匙羹义,減用外賣盒,從源頭做起。

             

圖片由作者提供

2. 報國土恩,我們得已坐享平安平靜、有糧食、有水用、有交通的生活;報恩就是起碼不添煩不添亂也不出賣。

3. 報父母恩,除予經濟回饋,給予更多實際的關懷照顧及陪伴。電話傾談,那怕只是閒話幾句,聽一下聲音也好。年邁父母更需要身體接觸的溫暖,有時間為他們按摩、推背、搓揉,簡單的陪伴看電視,不用多言語也是好的。

4. 報社會恩,簡單說就是社會不同角落都有很多人為社會為大家付出,這些不能以成績來算,也難以用數薄記錄來算,即使是算也算不清,只要有能力有機會,報恩就是多作回饋。捐錢也好,捐物資也好,做義工、出計策出勞力也好,發心發願送上祝福心念也好,只要是發送「報」上行動,都有饒益性。

5. 報眾生恩,這個眾生恩可以是所有生命體,也可以包含任何階段曾直接或間接幫助過你的無論任何大小事,就如所有醫護在努力幫忙醫護疫情病人、有人在支援、研發疫苗、物資送贈……又例如打風過後有人清理道路、修橋鋪路而方便大家行走,這等等都已經是眾生恩。每人從小開始的兄弟姊妹、親友、鄰居、老師、同學、學長、朋友、同事、上司……相信每個人生命中,身邊都有很多關係鏈,既會幫助別人也受過不少幫助;有機會就不忘報恩,而報恩也未必能夠直接點對點的,但自己知道要做什麼也是好的。

感恩是口說的,報恩是行動的,願大家領受西方的「感恩」文化,也同時秉持中國文化的以「報恩」為尚。共勉。

 

【生活新常態】學習放下「我執」,塑造有禮生活!

導師作者:藍婷導.活得精彩創辦人.國際認證專業形象顧問(AICI CIP) 資歷超過十年資深專業導師.國際形象專業執行高級教練.企業培訓導師.跨媒體導師及寫作人|擅長助你快速提升視覺優勢、社交禮素、說話能量、表達力量!

有學生問:「這個世代,個個國家都有事(不是疫情就是天災人禍,隨時無常出現是大家預計不到)…就疫情之事,已看到一些西方國家,以前以為好安全,但是疫情之後,真心覺得「信不過」!還有多少真相是不知道的?老師,你覺得哪個國家地方的人會比較文明,有禮貌?」

回答之前,我先引用網上兩個例子跟大家分享:

網上看到外國有一超市員工要求店內的女子戴回口罩,平心靜氣勸告,糾結過程,女子自稱是醫生,自己會判斷,縱使她有口罩……視頻約兩分鐘,結束的時候,這名女士仍然不肯把口罩戴上;從這視頻,大家可以看到這名女子的言行形象……

另外,也看到香港有巴士司機,在上層車廂向一名自稱也是巴士員工的男子勸告戴口罩,否則不能開車。男子爭持很久,有好心人特意取出口罩勸這男子戴上,幫忙勸告;爭論一番,這位男士仍然不肯戴,結果是寧願心不甘情不願的下車……

這兩個例子的當事人,應該是嚴重感到個人「自由」被冒犯,他們都是成年人了,卻在眾目睽睽下被「點相」及發出連小朋友都知道的警告,很沒面子,自尊受影響。前者更自認是醫生,有判斷能力甚麼時候戴或不戴口罩,如果被店員「指示」她要戴口罩,間接挑戰她的權威,她的反應反映明顯受不了。後者的香港巴士男子,向司機表示大家都是公司職員,以為司機會通融,行個「方便」。這一女一男,都有「共通點」,就是心中的「我執」很大,很大!因為這個「我執」,自稱醫生的女士享慣自由及權威,遇到這種情況就引出問題了,也就引出個人的「修養」程度。另一位自稱「公司同事」的男子,以為「我」就不是一般乘客,所以應該有點「特別待遇」。明顯,這兩人都是用自己的角度及立場來爭取乎合他們的意向,但就沒有任何意欲表達為社會大眾其他人著想。基本上已經說不過去,因為根本沒有客觀接受的理據!在知識及情感上,都「輸」得徹底,不會有人支持,除非是跟他倆一樣的人。

以上這兩位主角,都因為他們心中的這個「我執」至高無上而鬧出問題!萬世師表孔子在《論語》「子罕篇」有一句話:「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裏的「毋」字與「無」字通用,即是「無意,無必,無固,無我」。無我,就是指不執於自己(我)的著想,是為別人着想,為公利著想。這句話是個人修養中的指標,做到就是境界!雖然不容易做到,但是「學而時習之」,學了就是要「習」,即是實踐,執行,應用,才會減低問題的惡劣深化。如果以上兩位當事人,有《論語》文化基礎又會「學而時習之」的話,那一刻就即時將「無我」用出來,以為別人著想為先,相信問題就不會這樣深化下去。

   

所以,我回應學生提問哪個地方的人文比較文明及有禮貌,只能說從來不以學歷、專業及財富來衡量,只是有理由推算有受過高等教育的應該較有禮貌。但事實真的不一定。高教育不等於高教養。今後是以文化領域、及能夠將文化「行」(實行、應用)於生活的,知行合一,執行力強的,才是衡量該人民素質及禮貌的指標。

上面兩位故事主角,除了「我執」,多少都是抱著僥倖心,仍盼望疫情不影響本來的生活工作節奏及常態,自己仍「執著」活在過往的習性氛圍。似乎,全球人類更應該以新常態來面對今日及明日。新常態是因應環境變化,從中作出思想、心態及行為的調整改變,以「無意、無必、無固、無我」之心,以利他利己之態生活。甚麼是新常態?例如戴口罩、勸洗手、常消毒、少聚會、非常時期更要零或低度娛樂、運動及社交活動;縱是兩相隔,也要適應及習慣借助網絡工作,網絡會議、網絡社交、網絡聯誼等。再加一項,就是修心;好好抓著時機修心,安住自己;修心的方法之一,可以是多閱讀對生命、人生、健康、悅樂有幫助的書;為往後日子,強大自己內心能量。

過去的常態不會三朝兩天就會回復,甚至有些事是不能「返回正軌」;最重要還是自己的心態。今天不是昨天,明天不會是今天;向前看,開始了新常態,又是未來的習性、常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