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過年】視像拜年仍要守禮節,3個拜年禮儀重點!

導師作者:藍婷.活得精彩創辦人.國際認證專業形象顧問(AICI CIP) 資歷超過十年資深專業導師.國際形象專業執行高級教練.企業培訓導師.跨媒體導師及寫作人|擅長助你快速提升視覺優勢、社交禮素、說話能量、表達力量!

2021的新春賀年肯定是歷史性新習慣的一年。

在疫情的陰霾下,鼓勵提倡原地過年,還有不去拜年。

雖然不宜見面接觸的拜年,但是,拜年禮儀也不可少!以前以為成年人應該知及懂的生活禮節,最近發現原來也真的有人不知的。不管有多少知或不知,都趁這個機會來「重溫」一下。

拜年是向大家表達新一年的美好祝福。對不同輩份有不同的表達祝賀語句。對長輩要表達溫暖的尊敬和問好,對同輩親友,一般關於生活、學習、事業、財運、愛情等等都是合適的誠摯祝福;當然,字字句句都是那些文字,表達方式卻是表現你個人的關鍵,暖心溫度就在於你如何演繹!

因為疫情,父母子女可能分隔兩地而未能聚首一堂,年邁父母輩或爺嫲輩,一般愛熱鬧,這樣過春節心情難免有孤獨感;如有需要按撫他們的糾結不安心情,過農曆年這幾天,特別要落力,更不要忽略尊敬問候的意識。

(iStock)

這些天,宜多使用視像電話方式互相拜年,讓父母輩或爺嫲輩老人家感受著與家人同時在身邊的感覺。另一方面,最好為家居及自己手上做足準備,例如預備揮春、全盒(油角、糖冬瓜、瓜子、糖蓮子、紅棗糕)、金元寶、金幣、朱古力、糖果、利是、禮物,甚至寫滿你的祝福賀詞的賀年卡;在視像裡頭呈現的都是濃濃節日氣氛!父母輩及爺嫲輩都會相當歡喜!

至於拜年禮儀,無論用電話或電腦視像方式,要注意以下三大點:

第一: 不要以為不用出外見人,隨便睡醒就是那個樣!在家過年或在視像拜年,都請「打理」好自己的儀容裝扮,梳洗是必然的,男女都應該梳理好髮型、女的不妨化一個自然亮麗妝容、男女老幼都穿上賀年喜慶衣服,珍惜當下可以扮得靚靚過日子是幸福(記著:如果他朝有日不幸身體抱恙,想自理、想好好裝扮卻無能為力的時候,你更覺得那種有心無力的痛)、完全認真對待,這是對父母長輩家人重視及尊敬、對自己的尊重。過往不知從何開始被淡化又簡化生活文化,很多人不在意禮節,共實生活中太多太隨便又太不在乎的習氣,累積下來嚴重影響個人素養的嚴謹度,本來好好的素質都會被隨便的習氣而「磨蝕」,磨到一個點,就甚麼都沒有。所以,鼓勵大家正好自己的衣冠,妝扮好個人儀容,以端好的風采好向人拜年。重點不是按對象而有分別,重點是自己有沒有執行尊重自己的行為,做該做的事,這是個人修養行為的呈現。

第二: 笑容!笑容!笑容!新年伊始,象徵一切充滿新希望,大家都應該懷著正念、希望及祝福、滿心歡喜的心情,給自己開個強大氣場迎接新一年吧!

第三: 向長輩拜年,應知道長幼有序,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禮數,《弟子規》中有說「長者先、幼者後」;拜年也應該有規有距,按輩份拜年,按輩份發言;否則就落入了這句話「無大無細」,就是無禮貌無家教才會有的表現。

(iStock)

按輩份拜年,按次序及按身份說拜年語,舉例: 

#1 —  給爺爺嫲嫲–除了傳統的「身壯力健」、「龍馬精神」、「出入平安」,可以藉賀年卡補上自創賀語例如:「行食睡.樣樣得!」

#2 —  給做生意的父母:除了傳統的「生意興隆」、「貨如輪轉」,藉賀年卡補上自創賀語例如:「四季倡隆,盤滿缽滿」;給愛漂亮的媽媽:除了傳統的「青春常駐」,賀年卡自創賀語例如:「逆齡女神,悅目迷人」;給愛投資的爸爸:「財富增值,大富大貴!」

#3 —  按兄弟姊妹排行依次祝賀,也可按大家的身份狀況來發揮!

如果與父母同住的子女,向父母拜年時不妨奉上熱茶孝敬父母,這個動作雖小,但作用強大!他們肯定暖在心頭,甚至可能感動到流出喜悅眼淚!

願新年,勝舊年!在此敬祝經濟通上上下下各位仝仁、各方各界的經濟通讀者支持者,2021新春牛年「你!最!牛!」!百毒不侵!免疫力強!自在出入境!繼續有工作!日日吉祥過,天天和諧多!

多謝閱讀!歡迎繼續瀏覽,留言分享。感謝你!!!

 

【在家過年】避疫在家仍發放喜慶能量,10個新春活動建議!

導師作者:藍婷.活得精彩創辦人.國際認證專業形象顧問(AICI CIP) 資歷超過十年資深專業導師.國際形象專業執行高級教練.企業培訓導師.跨媒體導師及寫作人|擅長助你快速提升視覺優勢、社交禮素、說話能量、表達力量!

去年新春,大家惶恐張羅包括口罩、掛頸的空氣消毒淨化機、搓手液、消毒劑⋯⋯。

今年新春,相信大家被練成熟了,面對現實,更增耐力,自我調節在疫情下保持好好的生活。

今年的過年習俗勢必要改,最好原地過年;最好不要你來我往,最好不要走出去人多的地方;最好自動自覺發現人多的地方就避免走進去。不過慣常的新年方式,也可以過別的方式。抗疫大前提下、身體健康大前提下,甚麼生活習慣方式都可以改!我們畢竟比歐美國家幸運!只要大家乖乖盡量少點出外就是對全港大眾長遠計無論健康及經濟都是大幫忙!

中國人過農曆新年喜歡喜慶洋洋的過。無論多少新一代不太走在傳統節日的風尚,但是每每在這幾天,滿街小巷都會見到大紅衣裝、揮春賀歲、利巿紅包、賀年送禮、賀年食品、賀年獅慶、賀年恭祝話等等。如果,哪裏都不去,在家如何過?

今個新春,在家過年宜保持生機、保持希望、保持高度正能量!首先在氛圍上要令一屋家人有喜慶吉祥感,個人方面保持消毒衛生,保持開心活力感!活動方面仍然可以有好多「作為」!同時,藉此讓我們檢視一下,我們「有」的到底有多少?例如:

1.  仍可以添置賀年掛飾布置家居,讓一室充滿喜氣洋洋喜慶氣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2. 仍可以張羅賀年鮮花,為家居加添新春伊始的生機勃勃充滿新開始的希望感。

3. 仍可以準備賀年食品,與家人一起過著充滿圍爐團聚感的歡樂。

4. 仍可以入廚自己做廚又做煮,喜歡食甚麼菜就做甚麼菜。

5.  仍可以在家打扮一下,穿上喜慶的過年紅新年服裝,歡歡喜喜地用視頻向另一方的家人及親友,不分地域的祝福恭喜。

(圖片由作者提供)

6.  仍可以自找娛樂,例如與長輩們打打麻將、唱唱歌、觀看電影;或觀看互聯網五花百門的內容,要資訊有資訊、要娛樂有娛樂、要知識有知識⋯⋯應該可以很忙,只要你不想閒過來,包你閒不了。

7.  可以在家中做攝影師,自拍、拍他、拍人、拍食物、拍景,甚麼都可以拍,拍完還可以隨意做相片效果,或者剪輯成視頻,配音配樂加特效;家有小孩可以多拍,如果家有老人就更加要多拍,為他們拍下日常點滴;這個自製娛樂,有趣、有意義,又充實。

(圖片由作者提供)

8. 可以待在家中,只是隨心隨意,可以甚麼都不做。

9. 可以精進自己,不會虛度日子。

10. 可以多為身處水深火熱的醫護及相關團隊中發放正念祝福,感恩感謝他們為疫情疲於奔命的工作及付出!多關心一下你身邊孤身在港的朋友,或老人;節日陪思親,讓他們都得到被關心的溫暖和愛!

隨手拈來,就可以數到以上十項,都是我們「有」的、可做的事!想想在老人院或醫院的地方,親友不能出入探望;相對來說,院舍內的朋友們也非常需要身邊有關的協助,但願他們在這不尋常的日子,也有填補的機會。

總之,外境改不了,心可轉物!一切唯心造!你想開心熱鬧,想自己開心,想別人開心,自己先要「動」起來!做齊以上十點,包你充實到覺得時間不夠用!或只做幾項,在短短幾天的新年假期,都足夠用了!最重要是,做好自己的防疫措施,更要「利用」自己,大放正念正能量,這個氣場電波雖然是看不到但有影響力!每個人自帶悅樂,也會讓其他人感到開心、愉悅!這個年,才過得更有意義!共勉!

多謝閱讀!歡迎繼續瀏覽,留言分享。感謝你!!!

 

【新常態生活】疫後著裝形象有何改變?

導師作者:藍婷.活得精彩創辦人.國際認證專業形象顧問(AICI CIP) 資歷超過十年資深專業導師.國際形象專業執行高級教練.企業培訓導師.跨媒體導師及寫作人|擅長助你快速提升視覺優勢、社交禮素、說話能量、表達力量!

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年代,這是一個從新整頓習慣性的年代,這是一個要抱開「理所當然」思維的年代,這是一個需要人類覺醒的年代,這是一個可能少了些酒肉朋友、多了些精神知己的年代,這是一個開啟部分人要學懂與自己相處的年代,這是一個生活及工作都要從新開始從新出發的年代,這是一個步入新常態生活的年。這,就是2020年。

追溯形象學可說是自30年前開始,一直以來都是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式風格主導。這些年,當中的說法、技巧,有部分不變,例如一般的美學、人體與服裝的配合比例;有部分在變,例如潮流主流已不像從前,現世代可說是支流繁多就是主流;也有需要變化的地方,例如過去一些服裝配搭的框框、規則、比例等等;有部分已不合當今時世了,現在是要按時地人再考究而調整。來到這驚天動地的2020年了,以上所說的,全個地球人都公平地要面對、接受、處理。我們在各自工作崗位上思量當下有甚麼要適應,有甚麼要做,形象學然也要謀變。

                   

網 上 圖 片                                                       網上圖片

就好比十年前有企業主管請我為企業員工做形象培訓時,企業負責人曾經提出,女員工是否一定要穿絲襪上班?又有企業負責人希望我向員工表達,上班不要穿slim cut西裝,不宜戴太瘦長的slim領呔款式,不宜穿九分褲、不宜穿襪而露出腳眼……我記得當時我向企業分析說,時代變化是大勢所趨,是社會意識形態及人心取向的改變,取向是不能壓抑阻止的,企業或也要作出微調及平衡指引,我們能做的是分析利弊及提供專業的指引,不是提出這個不要那個不好。因為要讓員工知道時下職場著裝選擇的優點及不足點帶來好的影響及不良的影響,甚麼是年青員工可為的,甚麼是不智的做法,甚麼場合環境的穿著,會帶來甚麼樣的觀感後果。大前提是不偏離企業文化要求,但也不能完全抑制因時代變化而衍生的改變;分析了就讓他們理解,要配合,也要時間微調過才可作出共識。

形象學要謀變,先說一下形象學的著裝形象。隨著社會意識形態的改變,名牌服飾發展處於暗淡期,不像八、九十年代那些年是大量出現明星級設計師的輝煌歲月,到現在己經自然流失了,就連奢侈品生活風氣也在褪色中。疫情在未來日子仍需要全人類堅守防線不能鬆懈下生活,經濟局勢也令大家人心惶惶,生活品就變成需要多過想要了。對於服裝,更多人講求的是舒適、耐穿、可多清洗、最好不易皺,因為已經夠忙,可省了要燙衣服的時間。當然,這不代表一定只會穿素淡,但是已難再挑起那些奢華、繁鎖、過多綴飾、配搭複雜等類服裝的意欲。在風格及配搭方面,可能會更多自由風格、各自精彩。奢華年代留下來的不會一時間被消失,但是,新常態新風尚就是更多簡單中有個性、環保及延續物命的社會意識,就等於素食,近五年也是廣泛受全球大眾年青人的選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如果是一般行政上班族,行政類服飾還會有一段日子的繼續如常,但是未來的需要可能會減少了常規及框框。特別是可能有更多不用實際返公司工作的員工,或增加了work from home的情況,相信這也關乎著裝供求的變化鏈。社交生活都是屬於新生活常態,在這種環境生活,服裝的需求風格也以輕鬆便捷舒適為主。另一方面,服飾品牌設計也跟時代巨輪一起轉動的,時裝業及服裝業的色彩流行評估、布料設計師、服裝設計師,統統都是時代巨輪中一員,也因時代變化而在設計意識及認知中有改動;自然又會引動了購買者的思量,外觀著裝形象變化,是時代不可避免的新風尚。

例如近年國際間已有不少Vegan 純素服裝品牌出現,台灣有環保企業持續十多年收集被棄掉的塑膠樽作生命的循環再續,造出全新形態的服飾及家居物品品牌而大獲好評及歡迎;香港也有有心年青人用被棄掉的水果做布料扎染而製造出新形態服裝,發揮創意及生產力!也有社會有心人大力支持衣服持續性(循環)的意念,將棄掉的服裝或物品,從新給予二次元生命,翻出新紗線從新賦予服裝新形態。這些,都在年青新生代中孕育著。所以,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服裝新常態,會有更多的環保意識、具有社會文化、個性表達。這些都在整體大環境中作出風氣轉移。

  網上圖片

 

多謝閱讀!歡迎繼續瀏覽,留言分享。感謝你!!!

【再評周深】學習「修正」自我觀念!

導師作者:藍婷.活得精彩創辦人.國際認證專業形象顧問(AICI CIP) 資歷超過十年資深專業導師.國際形象專業執行高級教練.企業培訓導師.跨媒體導師及寫作人|擅長助你快速提升視覺優勢、社交禮素、說話能量、表達力量!

幾個月前點評過中國內地演藝圈的90後年青男歌手周深。他的公眾人物形象是近年演藝業中的奇葩。之後,也一直有關注他的多個綜藝演出及歌唱表演,觀察到他的與別不同,除了聲音絕美及多元化的表現包括綜藝演出的笑點之多令人意外,還有現場分享的口齒伶俐,令人喜歡及欣賞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他的謙遜態度。最近再看到他在內地節目「明日之子」中的表現,借此再分享一下公眾人物禮儀的影響性!

參與該節目的都是年青人,對音樂喜愛有熱誠,風格各異,在這節目平台可以大展個人所長!周深是節目的客席導師之一,既參與提供意見也同台表演。無論在休息間和上台分享,周深都重覆表示了他的觀感:一方面他說看過前一兩集,大家(指參與的年青歌手)都不很友好,還模仿他們說:「我要怎麼怎麼樣……」然後一臉「裝酷」的模樣:

之後在台上,周深也是說相同的觀感,他模仿參與的年青人的自我介紹:「我要……我是……」,請點入以下視頻看看:

縱使大家沒看過年青歌手演出的視頻,相信大家心中對周深說的都有點心領神會,而對於我們培訓工作就有更深的共鳴感。在培訓領域中,特別在職場商業社會,常有機會要「修正」自我觀念,態度及表達方法,都要盡量去掉「我」!因為有了這個「我」,就會有了「私」的膨脹!「我」愈是大,就愈影響團隊至整個企業的合作及家庭的和諧氣氛。在工作氛圍中,容不下過份的「我」的個人意識;論語中記載了孔子早就提出發人深省之道:「毋意、毋固、毋必、毋我」。做人就是要在適當時候去掉固執的我及己見,中國文化就是說「和而不同」、「以和為貴」。聊聊幾個文字,容易被人輕視了,但意涵深厚!

普遍在演藝或藝術工作者,似乎又要有非常強大的「我」才會有他的獨特性及風采。在舞台的表演風格及個人現實的禮數方面,本來是無衝突的,但是卻又有不少人會把台上的酷風狂野與現實行為無差別的表現而變得有點無禮,能做到分開的,似乎不多。於是,台上台下的臉孔態度看來都似乎比較「囂張」了(縱使不是,但會容易做成這個觀感)。所以,周深說他們「兇」及模仿他們的表情,彷彿也帶出了部份時下年青人的「自我」意識的狀況!看過周深這次對年青歌手的點評印象,一方面覺得他的表態很真,該是發自內心的感覺,一方面也欣賞他勇敢表達!

綜觀周深在這半年頻密的演出,發覺他總是貫徹一個作風動作,就是演唱完結後必作深度鞠躬禮!這個動作,可以說是他對大家深表謝意的行為反射!有好幾次見他與大夥兒在節目中出場,他的身體語言總是禮讓其他人;還有,他總會有些看看旁邊照顧別人的動作表情。而且,他每次面對前輩歌手或長輩前的說話,總是恭敬有禮又謙遜,這份真情真性,清楚可以透過視頻中感受到的!

影片截圖

截圖中的周深總是演唱後深度鞠躬,所以,截圖中是沒法見到他的樣子,但一定見到他的背!

這個視頻可以看到周深對原創歌曲前輩行鞠躬禮的尊敬

這個視頻可以看到周深用心為前輩鋼琴大師郎朗翻譯

這個視頻可以看到周深與其他歌手同台時,他的身體語言反映了他常有照顧旁人的微動作。

這個視頻可以看到周深與跳孔雀舞名聞中外的中國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在節目遊戲的環節,也不忘恭敬地向前輩行鞠躬禮。

以周深目前的公眾形象,有才華、持努力、加勤力、滿熱忱、堅守方向、敬重前輩、尊重別人、懂感恩、珍惜愛護支持他的人,更重要的是一直保持那份文質彬彬的禮儀,年紀輕輕就顯出了「溫、良、恭、儉、讓」的風範!可以說是一個現實世代年青人的榜樣!

 

【將感恩延續】感恩是口說,報恩是行動!

導師作者:藍婷.活得精彩創辦人.國際認證專業形象顧問(AICI CIP) 資歷超過十年資深專業導師.國際形象專業執行高級教練.企業培訓導師.跨媒體導師及寫作人|擅長助你快速提升視覺優勢、社交禮素、說話能量、表達力量!

有沒有發覺,感恩其實是一個表示,是一個口中發出來的心情或心態,卻不是一個行動,也不是一個行為?之前有人倡議來一個感恩節,我卻認為報恩節來得有力量,有行動,就是有帶動力。

在上一期的文章,我先說讓「感恩心」成為形象力一部分。今期要從「感恩」說到去「報恩」。

有沒有發覺,大部分人都會說要感恩,很少聽到有人說「報恩」?

有沒有發覺,感恩其實是一個表示,是一個口中發出來的心情或心態,卻不是一個行動,也不是一個行為?之前有人倡議來一個感恩節,我卻認為報恩節來得有力量,有行動,就是有帶動力。

感恩是來自西方文化, 1879年加拿大率先制定感恩節的日期,定於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與美國的哥倫布日相同。1941年起,在美國把感恩節定於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並休假一天,本來目的是感謝上帝過去一年的贈與和豐收。這一天卻通常被認為標誌著聖誕採購季節的正式開始。

筆者過去在美國生活時第一個遇上的節日就是感恩節,那時只看到全城雀躍購物,甚至可說是瘋狂,這個節日的動機是甚麼?實際是消費日多過感恩,也不見得有凝聚因感恩而發起的實際回報行動。那時我住在家庭寄宿,當地習俗就是家家戶戶趁感恩節留在家中,烹調很多食物,一整天都在家中吃喝。家人難得聚首一堂享受美食聯歡本來是好的,但當時的我已經覺得不用一整天都是大吃大喝吧?更不明白為何感恩不是要做些甚麼來回饋的嗎?感恩似乎真的只是「感」受,是口講的說話,我以為是實際做些回報別人的恩惠,有行動才是實際表達符合本意的,但在當時,不是這回事。

後來我再回心一想,這個就是中西文化的差異。西方只講感恩,就連西方社交平台FB,在帖子上點選感受圖案中,就只有感恩,想選擇「報恩」嗎?沒有啊!

中國文化是沒有感恩這個詞彙,中國文化強調的是「報恩」。想想老子有一句「以德報怨」的「報」字,孔子有「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都是「報」!佛教在中國發揚光大,也有這句說話:「上報四重恩」,要向四重恩包括佛恩、國土恩、父母恩、眾生因作出報答;中國文化也有一這句:「敂勞未報」,是作為人子女以示對父母辛苦養育照顧之恩未有好好報答……全部都是講「報」,報,是行動式,是回饋式。

從來都很鼓勵有感恩心,但就是覺得感恩是個人的心態而已,接下來有下一步的「報恩」,才是有延續力、帶動力及感染力。感恩之後,做些事回饋,也是合情合理及值得提倡的。所以,社會也有不少不問名不問收獲、低調的默默做「回饋」的工作。如果按算要高調才引起注意,才引起感染力,那麼「報恩」行動也是值得倡議。簡單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做:

1. 報天地恩,愛護地球,節省用水,減少浪費,外出自備三寶:環保飯盒、保暖杯、筷子匙羹义,減用外賣盒,從源頭做起。

             

圖片由作者提供

2. 報國土恩,我們得已坐享平安平靜、有糧食、有水用、有交通的生活;報恩就是起碼不添煩不添亂也不出賣。

3. 報父母恩,除予經濟回饋,給予更多實際的關懷照顧及陪伴。電話傾談,那怕只是閒話幾句,聽一下聲音也好。年邁父母更需要身體接觸的溫暖,有時間為他們按摩、推背、搓揉,簡單的陪伴看電視,不用多言語也是好的。

4. 報社會恩,簡單說就是社會不同角落都有很多人為社會為大家付出,這些不能以成績來算,也難以用數薄記錄來算,即使是算也算不清,只要有能力有機會,報恩就是多作回饋。捐錢也好,捐物資也好,做義工、出計策出勞力也好,發心發願送上祝福心念也好,只要是發送「報」上行動,都有饒益性。

5. 報眾生恩,這個眾生恩可以是所有生命體,也可以包含任何階段曾直接或間接幫助過你的無論任何大小事,就如所有醫護在努力幫忙醫護疫情病人、有人在支援、研發疫苗、物資送贈……又例如打風過後有人清理道路、修橋鋪路而方便大家行走,這等等都已經是眾生恩。每人從小開始的兄弟姊妹、親友、鄰居、老師、同學、學長、朋友、同事、上司……相信每個人生命中,身邊都有很多關係鏈,既會幫助別人也受過不少幫助;有機會就不忘報恩,而報恩也未必能夠直接點對點的,但自己知道要做什麼也是好的。

感恩是口說的,報恩是行動的,願大家領受西方的「感恩」文化,也同時秉持中國文化的以「報恩」為尚。共勉。

 

【梳理情緒】在生活細節上事事「感恩」!

導師作者:藍婷.活得精彩創辦人.國際認證專業形象顧問(AICI CIP) 資歷超過十年資深專業導師.國際形象專業執行高級教練.企業培訓導師.跨媒體導師及寫作人|擅長助你快速提升視覺優勢、社交禮素、說話能量、表達力量!

疫境下很多工作都暫緩甚至停下來,做零售和銷售生意的朋友在工作上大感「無奈」,前線營銷及打工的朋友就更覺得焦慮,情緒容易波動又反覆。

作為導師彷彿就是有份責任,當感受有負面情緒的氣息,很自然就進入專業狀態。遇到有負面意識的朋友,總想給點力,分享一些想法,希望大家從負能量跳出來,把情緒梳理、緩和、平伏。

  

與其事情暫時不能解決,也未能短期可以回復如以往的璀璨,日子怎麼過?那就先處理心情,才處理事情!從意識上開始要提自己面對、接受、處理,最好還能「放下」;做不到完全放下,也就「放得多少是多少」。找個能讓自己情緒宣洩的缺口,可動可靜,動的如唱歌,運動,跳舞;靜的如靜坐、閱讀、獨處,例如做菜,做菜可以是一個動態靜修(meditation)的過程。總之,不要同自己「過不去」!

  

大家常為身體進補,但是也要排毒,特別要為情緒排毒,如果讓情緒毒累積,就是身體的「計時炸彈」。即使有值得高興的事,因為情緒毒障礙正常接收,就容易好事變壞事。

為自己管理情緒,之前的文章提及「歡喜心」,讓自己有愉悅的心境情緒,接下來就是要提起「感恩心」。人人都可以有感恩心,不費吹灰之力的,也不用外境的資源,每個人自己本來就具足,只是經常被「收藏」,有時太忙而忘記了,或者太習慣「不使用」!當我們提起歡喜心、感恩心,面部的眼神表情都會隨之多了份溫和、笑意、說話用詞不用「巧言令色」,都會特別柔軟有魅力!理論是聽的,行為才是實的,如何做呢?

例如: 到市場買菜,也可以體驗、訓練、挑戰自己能否提起歡喜心及感恩心!如你購買過程中,有其他人或年邁的其他顧客來「搶先」。這些情況,先不計較合理不合理,你跟他們理論你就輸了。相反,你可以提起「歡喜心」、「感恩心」,因為你可以歡歡喜喜的有時間、感恩自己仍有量度來讓他們。你還可以對菜販表達「沒問題」,以讓為尚,你甚至向搶先的人以微笑回敬。這些生活細節,根本就是訓練場,就是自己要練習的「功夫」,是最實際執行的「途徑」。

最近收到一個關於感恩的短訊,也正正是我經常與大家共勉的訊息。

借用部分分享如下:

-不埋怨不能外遊, 只感恩昔日有機會探索世界;

-不埋怨天天在家,只感恩我仍可在家,不在醫院;

-不埋怨孤單寂寞,只感恩獨處操練,彼此在心中。

-不埋怨沒法晚聚,只感恩廚房豐足,沒有缺糧,樂在烹調;

-不埋怨熱天熱口罩,只感恩口罩不難買,不用慌張排大隊。

日子總有順有逆,如何過日子,是一個選擇,也引申了一個重點,就是不能「臨急抱佛腳」,日常就要「練功夫」,即是要為內心變得強大而練習的「能量」。每天提起感恩心,從細微細節著手,感恩我們有的一切,不去埋怨或追逐我們沒有的;每天都有歡喜心、感恩心活著。共勉!